謝絕「草莓族」! 孫蓉華談記者必備要件
|
|
孫蓉華 小檔案
|
現任:
|
聯合報編輯部採訪中心
生活科技組撰述委員
|
經歷:
|
中華日報
|
學歷:
|
文化大學新聞系
|
|
進入報社工作是許多社會新鮮人的夢想,但其中許多真正的甘苦卻是在「記者」金字招牌下大家所不知道的。ComCareer為您邀請到現任聯合報編輯部採訪中心生活組採訪委員的孫蓉華,來為我們談談記者工作生涯光鮮外表下的辛苦,以及令她在辛苦當中仍偏執地偏向虎山行的成就感與樂趣所在。
三更半夜跑新聞 發揮社會公器為民喉舌
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畢業的孫蓉華,畢業後即從事平面媒體工作,迄今已十餘年。就學期間曾於中華日報實習的她,畢業後第一份工作,就是進入中華日報從事記者職務。隨後適逢聯合報大舉招考記者,孫蓉華於一兩千位應試人中脫穎而出,如期進入聯合報工作,這麼一待就是十餘年光載。十年的採訪讓她洞悉社會上的動態;而憑著「路見不平」的正義感從事記者一職,讓孫蓉華在記者工作上遊刃有餘。
面對激烈的媒體生態,孫蓉華認為「草莓族」不適合當記者。「在記者工作當中,三更半夜被長官叫起來採訪、臨時交代任務……類似這一類的事情都是經常發生的」,孫蓉華語重心長地述說記者工作中不足為外人道的辛勞。然而,記者工作雖然有不為人知的辛苦,但工作的機動性強及常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人,卻也讓她覺得生活多采多姿。
經常採訪文教社團的孫蓉華,接觸到的採訪對象多為社會的基層份子,「當我在採訪的同時,常得到受訪者的啟發,讓我獲益良多」孫蓉華說。除此之外,孫蓉華更認為反映基層份子的心聲是記者應有的職志,「我覺得當記者的人,常有路見不平的正義感」。而反映社會現象進而改善社會,是孫蓉華從事記者工作的最大成就感。
「U種子」讓你進入聯合報
媒體間競爭激烈,諸多公司大舉裁員,聯合報於九十一年成立的「U種子計畫」,成為新鮮人進入聯合報系的「終南捷徑」。
孫蓉華指出,不同於以往大批招考記者的情形,聯合報自九十一年成立的「U種子計畫」,每年於三至五月舉行,只要國內大學二年級以上(含)、新學年度仍會在學的學生,不限科系皆可報名參加。由於不限科系,每年吸引諸多非傳播科系學子參與此計畫,截至九十三年為止,已經有九十五人順利成為聯合報U種子的校園記者。
成為U種子校園記者後,隨即有寒暑假實習機會。孫蓉華表示,依照實習的狀況給予評分,表現良好者將有機會成為聯合報正式記者。然而,當記者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甘苦,孫蓉華給予有志從事記者行業的年輕學子諸多建議。
記者常給人光鮮亮麗的錯誤印象,孫蓉華認為心態很重要,任勞任怨是應該要有的工作態度,對於不能承受壓力的「草莓族」,孫蓉華說:「你千萬不要當記者」。而文筆的訓練與對現象的敏銳觀察,孫蓉華認為是吃這行飯的先決要件。
-本文由ComCareer網站提供-
|
|
vicky27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